实验目的
The Expriment Purpose
The Expriment Purpose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命题。
依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我校思政课实践育人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升华的关键节点。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和民族复兴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 之深刻,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无法重来,但历史情境却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重现。
1.开展该实验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相关精神、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成效的重要举措。通过 虚拟仿真技术整合和重现抗战历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少数民族抗争的内容,让课程中的人物“活”起来,事件“亮”起来, 理论“动”起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借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隐性手段,提升显性的思政课教学实效。
2.通过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的多重结合,破解思政课传统实践教学时空局限、经费不足、组织困难、 覆盖率低、存在安全风险以及缺乏考核标准等难题。
3.基于“共同论”视角,突破以往关于少数民族与抗战关系的“贡献论”和“自发论”视角,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各民族共同抗战的伟大精神,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目的。